中国餐厅用品网 - 餐厅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《中餐厅3》评分下滑至4.2,人员换血、模式更迭是原罪?
6.biz | 商业搜索

《中餐厅3》评分下滑至4.2,人员换血、模式更迭是原罪?

信息来源:canting.biz   时间: 2019-08-13  浏览次数:44

  一边在努力破解“综N代”带来的枷锁,一边也因此陷入到种种舆论漩涡当中。

  读娱 | yiqiduyu

  文 | 若谷

  “离开了赵薇黄晓明,像极了苏妈去世后的苏大强。”8月9日,《中餐厅3》第三期播出之后,对于在节目中担任店长的黄晓明种种表现,网友们在微博上如是吐槽道。

  在一系列的负面评价当中,节目的豆瓣评分从上周的4.7分下滑至4.2分。结合近年来餐厅经营类综艺节目的豆瓣评分对比显示,这不仅是《中餐厅》三季以来的最低评分,也是这一节目类型的最低评分。

  《中餐厅》这一节目形态本是国内餐厅经营类综艺的鼻祖,开启了以餐厅为载体的慢综艺潮流。但从前三期节目来看,新一季的《中餐厅》不再是在锅碗瓢盆之间的慢生活图卷,反倒是像给观众呈现的是异国中餐行业的职场生存图鉴。

  1

  将帅无能,累死三军?

  内部权力失衡危机暗藏

  《中餐厅3》首次形成“住店合一”的新式明星创业体验,职场的特性凸显。虽然前两季在人员分配上也有一定的分工,但在称谓上没有这么明细化。在这一季节目中,黄晓明担任店长,秦海璐担任财务,王俊凯担任大堂经理,杨紫担任前台经理,林述巍担任主厨,并且每人每天会有一定的工资可供支配。

  在职位明晰之后,权责分明是第一步,也是内部冲突的源头。秦海璐作为财务负责人,在财务支取的必要性以及规则上极为审慎,也引发了些许矛盾,#秦海璐情商#这一话题也引发热议。整体来看,在前三期的节目内容当中,也展现了秦海璐的有条不紊、王俊凯的逻辑思维清晰、杨紫的综艺感以及林述巍的任劳任怨以及综艺的生疏感,但这些都无力拯救黄晓明的“霸道总裁”特质所带来了危机。

  在前三期节目当中,除了日常的管理,店长黄晓明提出了两大经营战略,一是在零启动资金的前提下去以物易物,在这一方式运作之上,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了《爸爸去哪儿》系列里孩子们到村子里找食材的环节,尽管是以物易物,但在商品社会成人采用这一原始的交易方式,后期呈现上着实充满了尴尬感。

  二是套餐制售卖方式,黄晓明在这一经营战略的拟定和复盘当中,将其“霸道总裁”的范式体现得淋漓尽致,比如,在售卖单人套餐还是多人套餐这一问题上,忽略其他员工的意见,直言:“听我的,不需要讨论”。在经营环节,黄晓明作为店长却又习惯性地承担了第一季的揽客角色,在餐厅经营的时间和可容纳人数不加把控,导致最终客人出现临时搭桌、菜品不够等情况。而在复盘环节无视员工合理意见,甚至要求准备过饱和的菜品以满足极端情境,不能接受某一菜品的售罄。而对于这些要求,无决策权的员工们只能“给一个眼神自己体会”。

  客观而言,作为店长黄晓明对外极为照顾他人情绪,比如送客人小礼物、为打印店的工作人员购买冰淇淋,但在餐厅经营的全局观念、战略以及员工关系的梳理上存在不足,也让《中餐厅3》表面繁荣背后还隐藏着种种危机,甚至让观众开始怀念由赵薇担任店长的中餐厅,甚至#赵薇当店长的中餐厅#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,与#黄晓明霸道总裁范#这一话题下的评论形成极致对比,也有网友直言“将帅无能,累死三军。”

  黄晓明在早前参加《幻乐之城》接受采访时曾表示,“老好人”和“好人”其实是有区别的,我不希望自己被“老好人”标签化,好人也需要有锋芒。从《中餐厅3》的表现来看,黄晓明似乎是在急于撕去“老好人”的标签,意图通过店长这一职位来凸显个人锋芒。

  不管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,也不知是否是节目组“极致人设”的需求,但可以确定的是黄晓明在店长一职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。或许,《中餐厅3》将见证这位年逾40岁的老男孩店长去“老好人”标签的锋芒蜕变,至于后续如何成长以及观众是否买单,还待观望。

  2

  慢不下来的《中餐厅3》

  模式升级口碑难续存

  2017年,湖南卫视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一季的播出,开启了国内慢综艺的潮流。而之后播出《亲爱的客栈》《中餐厅》系列节目,这三大综艺节目慢综艺内容矩阵成为了平台的特色内容。但《中餐厅》到了第三季,却似乎再也慢不下来了,反而在商业气息上更为浓厚,这一变化主要源于打法的迭代下所产生的种种决策。

  这一季的启动资金为零,节目组只提供少量的原材料,增加了KPI的设定,需在经营的21天内收入2万欧元,并在离开时给当地留下一本中餐菜谱。在这些规则的外部压力之下,嘉宾们在心态上难以真正的慢下来,反倒更多的是急于寻求解决之道,营造出了一种异国生存挑战的氛围。

  当启动资金为零时,黄晓明让全员出动去以物易物,最终节目效果一言难尽。而完成餐厅经营KPI的存在,也似乎成了开设《中餐厅》的核心目的,反而忽略了一些归属于初心的内容。在前期营业过程中,黄晓明加大揽客力度,但从最终的营业效果来看,实属吃力不讨好。

  在已有的KPI考核压力下,《中餐厅3》真的不能慢下来吗?在读娱君看来,在有格局的前期规划之下是可以达成的,所欠缺的依然是管理意识以及节目初心的坚持。《中餐厅3》成员是可以根据这一既定目标以及经营天数、人均价格等数据结合起来,估算出每天需要接待的人数和准备的菜量,而不是不顾现状地接待客人去冲量,导致整个餐厅运营混乱,最终本末倒置。

  节目组原意是以中餐为纽带,去传播中华美食文化,故而在有所规划的前提之下,一方面能够为客人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,另一方面,可以有空间去搭建嘉宾内部关系,挖掘客人背后的故事等等,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节奏中有条不紊地去完成KPI,最终在节目呈现上也能够凸显慢综艺的底蕴。

  相对前两季,《中餐厅3》的画风迥然不同,在感受节目内容差异性的同时,若撕掉慢综艺的标签,以职场的视角来审视,在餐厅经营过程中,黄晓明的独断管理,王俊凯的理性分析,秦海璐的看破不说破,杨紫适当地开玩笑打破僵局,林述巍的任劳任怨,每个人都有着在集体中的自我生存之道,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或许能够有新的职场生存启示,但慢综艺的灵魂元素的缺位,对于观众而言,始终是缺憾,过往沉淀的口碑难以续存。

  3

  同题材battle

  差异化立意为致胜法宝?

  餐厅经营类节目是近年中韩着力开发的一大节目品类。在国内,《中餐厅》第一季面世之后,各大视频网站相继推出了《奇妙的食光》《完美的餐厅》《忘不了餐厅》《大叔小馆》等相关题材节目,其中《忘不了餐厅》以豆瓣9.3分的高口碑领跑。在韩国,餐厅经营类节目主要有三大IP,分别是《尹食堂》《姜食堂》《在当地吃得开吗?》,除此之外,还有《白种元的小巷餐厅》持续播出,以及《咖啡之友》和《三清洞外婆》两档已经播出了一季的节目。

  综合来看,在餐厅经营这一题材细分之下,在豆瓣评分这一维度,韩综处于绝对优势地位,横向对比之下其间或能给予制作人们些许参考。从节目模式来看,《尹食堂》《姜食堂》与《中餐厅》最大区别在于,节目IP与MC个人之间形成了深度捆绑,姜虎东、尹汝贞成为餐厅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,以《姜食堂》为例,其嘉宾源自于《新西游记》,对于主创团队观众无需重新适应,尤其是第二季与第三季是在同一地点连续录制,如同连续剧一般的打法,其间的过度在于菜品的转变,故而在口碑保持上相对稳定,甚至能够呈现了上扬态势。

  《中餐厅》则需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传播,人员配置以及录制地点上更加灵活。尤其在每季节目之间会有时间差,并在第三季进行人员大换血,既有第一二季的成员黄晓明、王俊凯,也有新加入的秦海璐和杨紫以及素人厨师林述巍,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经历磨合。对于节目老粉而言,这是一档已经做了三季的节目,与前两季一样大幅篇章磨合戏码已让观众厌烦,但对于嘉宾而言这确实是第一次合作,这一矛盾无法相融。   在综艺节目领域,餐厅的立意也是口碑的关键所在。《忘不了餐厅》的主体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特殊人群,在情感线的运作上更具社会意义。韩综《咖啡之友》则是给菜品不设价格,顾客吃完之后可任意付款,所收款项全部捐出去,这一慈善向的内容设定,也给予了餐厅经营天然的光环。

  而《中餐厅》三季以来,所坚守的立意是以中华美食为切口,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,但在表达形式上略显单一。三季以来,除了菜品的制作,就是通过送一些中国特色的小礼物给顾客。在读娱君看来,文化底蕴的传播与菜品之间的渗透性需更深,比如,以主题日的方式呈现,而在菜品的选择上,更倾向于选择有典故的菜,在向客人推荐的过程当中,也能将这些典故传递给顾客,从中华美食到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实现一站式传输,当然,要达成这一效果,更多的是需要成员提升个人素养以及语言交际能力。

  综上所述,《中餐厅3》一边在努力破解“综N代”带来的枷锁,一边也因此陷入到种种舆论漩涡当中,在诸多负面的评论当中,最终伤害的依然是节目IP本身的根基。故而可以预见的是,日后节目里势必会有一波“苏大强”式的洗白,至于观众接受与否不得而知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读娱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餐厅用品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